龙8国际官网

在线公告

图片新闻

文章内容

4月1日重要财经解读汇总

发布时间:2014-04-01

  期待“投资诉讼费”终结“中国式维权”

  近日,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几个律师正在筹划一只合伙制的小基金,打算一边帮助投资者维权,一边赚投资者的钱。

  该基金计划以律师作为一般合伙人,其他投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专门投资于维权诉讼。当投资者想维权又不愿意掏钱的时候,该基金就可以根据案件难易程度、胜诉概率以及能为投资者最终挽回损失的金额等做出判断,是否要以诉讼费的形式进行投资。如果胜诉,按约定比例支付给该基金收益;如果败诉,则权当损失了诉讼费(根据规定,如果中途撤诉,诉讼费返回一半;一旦宣判败诉,则诉讼费就完全打水漂)。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一业务类似于风险投资,业内称之为“投资诉讼费”,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早有成熟的模式。

  实际上,该模式在国内也很可能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方面因为国内资本市场不成熟,投资者需要用法律手段维权的案件很多;另一方面,当投资者权益遭到侵害,特别是严重受损导致倾家荡产时,投资者通常不愿意为挽回损失再多掏一分钱。比如眼下的超日债案件,律师们表现积极,但多数投资者却宁愿选择“一哭二闹”的方式,以期解决问题。因为投资者如果选择打官司,律师费和诉讼费都要投资人自掏腰包,一旦官司打输,对于已经蒙受损失的投资者来说,额外的费用支出无异于伤口撒盐。因此,在类似于超日债的案件中,“投资诉讼费”的出现将有助于维权者统一意见,实现集体诉讼。

  去年,中国证监会[微博]在上海设立投资者保护的公益性专门金融机构——中证投资者发展中心,注册资金30亿,主要职责就是帮助投资者维权,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等损害投资者行为进行约束等。那么,这个公益组织能否与前述维权律师、风险投资基金等联合起来,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帮助投资者维权

  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当利益受到侵害的投资者可以轻易地通过法律途径文明维权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维权方式将走向终结。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思路明晰

  业内人士日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有关部门对推进期货市场建设已有较为明确的布局。期货市场建设将从构建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扩大期货业对外开放、加快混业经营提高竞争力三方面推进。

  构建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经济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必须依赖与现货市场相配套的风险管理市场保障经济转型平稳开展,仅靠现有的期货市场难以满足庞大的现货市场对风险管理的多样需求,构建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的重要部分,对投资者来说,期货市场准入范围有望进一步放宽。业内人士透露,期货市场需大量流动性保障定价有效性,期货交易所有稳健的财务结构、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较为严格的监管,对市场的风险事件有足够的掌控能力,所以应设定较宽的投资者准入范围。根据市场结构不同,期货市场可进一步划分为集中竞价的期货市场和做市商市场。

  分析人士说,细化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是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业内人士称,下一步场外衍生品市场将向集中清算平台、机构间市场、区域性交易平台及中介机构柜台市场三个细分层次演变。

  其中,对第三个层次区域性交易平台及中介机构柜台市场来说,其价格发现机制包括现货和远期,交易方式包括现货和互换。主要市场参与者为所交易品种行业内工商业企业,在信息披露充分和风险可控情况下,可考虑引入其他投资者。借鉴成熟市场发展经验,发挥金融机构创新能力,推动银行、券商、期货公司为这类市场提供定价、做市、开发新产品等服务。期货交易所可通过参股、控股方式与区域性交易平台展开合作;在产品设计上,引导区域性交易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现货价格指数体系,从而为开发基于现货价格的产品奠定基础;在交易设施上,应推动建立集中清算平台为区域性交易平台提供清算服务,以降低市场中的对手方风险,从而为资信条件相对偏弱的中小企业参与中长期、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创造条件。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财政政策微调力度有望加大

  一季度经济增速不容乐观,或引发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既要保证经济增长不跌破底线,又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经济结构,财政政策应为主力。在从二季度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中,财政政策可能将先行,在财政资金投放节奏、重点、规模等方面,微调力度有望加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从规模上看,下一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有较大微调空间。

  一方面,财政部数据显示,1至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249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96亿元,增长11.1%。财政收支顺差累计7855.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34.82亿元。从1-2月财政收支现状而言,财政政策微调的“弹药”仍充足。

  另一方面,1-2月,财政政策并不“积极”,财政支出力度偏弱。从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衡量财政支出力度看,1-2月该数值为0.685,明显低于2009-2013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年份的均值水平。1-2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6%。1-2月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同比增长4.8%,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6.2%,同2013年底相比有所下降。从单月支出增长看,2月财政支出增速下滑至-10.65%,是2013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从财政支出分项数据看,财政支出主要体现在医疗卫生、教育等与民生相关行业〖虑到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当前财政支出力度偏弱,为年内实施各项稳增长政策预留空间。

  具体而言,财政政策微调首先要加大财政对消费和投资刺激力度,扩大政府公共投资∩进一步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以此实现短期保增长和长期调结构双重目标。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规模化养殖熨平“猪周期”

  当前猪价持续下跌,此前市场熟知的生猪行业“三年一轮回”的“猪周期”失灵。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崛起增加了生猪市场的稳定性,规模企业不再根据猪价高低来决定补栏与否,无法承受亏损的中小养殖户则被挤出〖虑到未来生猪养殖规模化率会进一步提升,加上生猪调控政策的逐渐宽松,“猪周期”势必会更加平缓,周期也会延长。

  目前“猪周期”波动越来越不明显,生猪市场的各方参与者已很难根据以往的“猪周期”经验准确判断猪价走势。此前,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我国生猪市场呈现周期性的价格波动。“猪周期”的循环规律通常为:猪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市场生猪供应量大增——猪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猪价再次上涨。按照以往的经验,走完一个完整“猪周期”通常需要三年时间。

  今年初以来,本该在消费旺季上涨的猪价反而罕见地、出乎意料地持续下降,令各方大呼“看不懂”。按照以往“猪周期”的规律,自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猪价完成一轮大幅上涨算起,2013年末至2014年应该迎来新一轮猪价上升周期,但上升周期并未出现,不断下行的猪价宣告了“猪周期”的失灵。

  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大量加入平滑了“猪周期”。业内人士分析,导致“猪周期”失灵的一个关键因素是2011年以来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崛起。由于2011年猪价大幅飙涨,生猪养殖行业的利润丰厚,既使养殖企业扩大规模,也吸引了大量行业外的社会资本进入,武钢、联想、中粮等企业均投入了规模化养殖的队伍。

  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而言,其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养殖量较大,可以保持相对合理的利润水平,抗风险能力远高于中小养殖户,其补栏与否也不再视猪价的高低而定,而是持续、均匀、稳定进行,甚至在生猪价格大幅下跌时,效率较高的规模化企业会加大补栏力度,从而促使中小散户退出。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今年春节之后,在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的同时,反映补栏积极性的仔猪价格反而连续5周上涨。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崛起改变了生猪市场的供给节奏和格局,也悄然改变了“猪周期”。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新版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行政许可减少7项取消3项

  将于6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大幅调整行政许可,将原来条例中的16项行政许可减少到9项,同时取消3项行政许可。

  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务院法制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条例》明确,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按风险从低到高将医疗器械分为一、二、三类。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施产品注册管理;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实行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实行审批管理。

  同时,放开第一类医疗器械的经营,对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经营实行备案管理,对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经营实行许可管理。新修订《条例》加大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控制责任,建立了经营和使用环节的进货查验及销售记录制度,增设了使用单位的医疗器械安全管理责任。同时,强化了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职责,规范了延续注册、抽检等监管行为,并通过增设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已注册医疗器械再评价制度、医疗器械召回制度等,健全了管理制度,充实了监管手段。

  其中,主要有3项取消,包括取消第二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取消医疗机构研制医疗器械审批、取消第三类医疗器械强制性安全认证;还有3项转变,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改为备案,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非实质性变化由变更注册改为备案,第二类医疗器械的许可改为备案;还缩减了第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审批范围。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房地产泡沫可控 市场不会崩盘

  对于当前市场争议较大的楼市“崩盘论”,业内专家昨日在“2014中国房地产金融研讨会”上认为,当前房地产泡沫处于“有限、可控”期,颠簸难免,但不会崩盘。稳中有降是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必然趋势,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房地产还有一二十年机遇期。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认为,今年楼市价格方面会处于低增长,但不是说市场会崩盘,不是说“冷”就“冷”,不是所谓的 “拐点”到了。跟2012年相比,肯定还是在涨,但由于2013年市场太热,基数高,所以显得今年低一些,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收紧信贷,如杭州的一些项目。

  胡志刚指出,今年以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供需倒挂,一些项目也显露出价格松动的迹象。从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来看,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价格下跌的仅有温州一个城市,其余69个城市上涨;在69个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回落的城市有65个,比1月份增加了28个,最高涨幅为18%,最低涨幅为1.8%。

  同时,目前二手房市场有四五个城市出现市场下行的现象,但一手房不多。胡志刚认为,房价环比下降属于“高位回落”,是一种市场回归,任何市场都不可能永远高位运行,与去年相比会有一些下降。“颠簸难免,但不会崩盘,这是由虚热回归健康和平稳,不会出现大面积变化。”他说。

  胡志刚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房地产还有一二十年机遇期;房地产泡沫处于“有限、可控”期;房地产有泡沫,但不会马上破灭。房地产必须通过改革建立长效发展机制,调控需转轨,理性是前提,法制化、市场化是保障,百年稳定健康是目标。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二季度债市现建仓良机

  今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出现一轮火爆的反弹行情。推动市场做多热情的核心因素是央行[微博]在春节前进行了大量的逆回购操作,释放了流动性宽松的信号。银行间资金利率接近1年来的低点,隔夜回购在2%左右徘徊,低资金成本带动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债市涨幅可观。截至3月25日,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今年累计上涨了2.37%。

  我们认为,要把握好今年的债市,重点还是应盯紧货币政策的微调,最终的落脚点在资金面以及回购的利率中枢上。

  总体来看,今年的货币政策相比去年会更稳健,更宽松一些。2013年6月钱荒以后,资金保持偏紧的状态,银行间下半年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均值分别为3.52%和4.36%,而今年一季度其均值分别为2.86%和4.04%,利率中枢已经明显下降,也鲜见日终借不到资金的情况,流动性整体平衡,甚至在春节后还出现了一段时间资金泛滥,流动性大量富余融不出去的情况。今年央行对于利率可能采用区间管理、相机抉择的概率较大№松的尺度主要看经济下滑的速度和信用风险暴露的进度。

  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明显,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最近12年以来的低点,3月份汇丰PMI为48.1,是1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全年来看,GDP增速维持在7.2%附近的可能性较大。低迷的经济形势,限制了货币政策转紧的空间。如果经济增速回落的趋势延续下去,央行可能还会进一步放松市场的流动性,资金利率和债券利率也难以出现大幅飙升的状况,利率风险是可控的。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金融混业袭来 国内三类金控帝国登场

  编者按:国内金融业并购好戏连台:浦发银行(9.72, 0.00, 0.00%)并购上海信托正在推进,国泰君安联姻上海证券、华安基金[微博]连环整合,安邦保险收购世纪证券初露端倪,“双马”金融构想日渐丰满……所有并购均指向同一目标——混业经营。

  金融混业的推动者,看好的当然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丰厚利润,混业架构下资本的乘数效应才是并购的原始力量,混业经营正在路上。

  证券时报记者 张欣然

  金融混业经营是近几年的行业大趋势,火热推进的上海金融国资改革中,唱主角的正是金融机构之间并购重组,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步伐正在加快。

  目前来看,国内金融集团有三类混业模式:一是由银行控股的综合型金控帝国;二是由政府层面布局的顶层设计型金控帝国;三是与产业结合的青涩型金控帝国,不同载体下打造的金控帝国模式截然不同,也各具混业特色。

  “无论是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都是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社科院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曾刚表示,由于当前客户对于金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倒逼金融机构加速综合化经营。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4月股市结构风险释放 警惕“大小通杀”

  伴随大盘蓝筹股触底反弹以及众多新兴成长股破位下跌,3月成为A股市场近一年多运行的重要拐点。展望4月份,预计资金惯性将导致小盘成长股的结构性风险进一步释放,市场盈利机会也将进一步减少。在小盘股释放压力的时候,大盘蓝筹股有望继续得到资金追捧,但受制于目前的经济、政策环境,如果风格转换进行得过于激进,投资者也需要提防大盘股后继乏力可能引发未来市场出现“大小通杀”的系统性风险。整体而言,4月A股不确定性非常大,投资策略“一动不如一静”。

  结构性行情迎来“眀斯基时刻”

  近1年多以来,结构性行情持续发酵,大盘蓝筹股跌跌不休,小盘成长股则高歌猛进。不过,物极必反,在已经过去的3月份,结构性行情终于迎来了“眀斯基时刻”。

  从主要指数3月表现看,沪综指、沪深300(2146.305, 0.00, 0.00%)指数分别小幅下跌了1.12%和1.50%;而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6058.690, 0.00, 0.00%)数当月则分别调整了7.46%和4.44%。主要指数的市场运行显现出了3月股市一个显著的特征:小盘成长股见顶后破位下跌,而大盘蓝筹股开始触底反弹。实际上,从个股角度看,这种成长股释放结构性风险的特征更为明显。3月以来,沪深股市跌幅居于前十名的A股中,除了金瑞科技(11.54, 0.00, 0.00%)外,其余9只个股均来自中小板或创业板。

  展望4月股市,由于小盘股下跌刚刚开始,从相对吸引力、资金惯性等角度考虑,当前由资金从小盘成长股向大盘蓝筹股移仓引发的市场风格转换仍可能阶段持续。

  从大盘蓝筹股角度看,资金继续对该板块进行配置的动力仍然充足。首先,由于市场长期保持结构性行情特征,此前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大盘蓝筹股的配置比例普遍过低,而这一仓位修正过程刚刚开始不久。其次,在上海汽车、美的集团(45.08, 0.00, 0.00%)纷纷在年报中大比例分红后,当前蓝筹股的估值优势得以进一步强化,对避险资金的吸引力也在持续走高。最后,目前地方改革动力如火如荼,如中国石化[微博](5.03, 0.00, 0.00%)等大盘蓝筹股正在迎来难得的股价催化剂。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4月A股两大猜想

  沪综指一季度下跌3.91%,弱于市场预期。经济数据低于预期、人民币贬值、优先股推出、资本市场的“国六条”等对于A股的影响受到密切关注。每年一季度都是市场流动性最宽松、业绩压力相对较小的时节,因而一季度的走弱很大程度上显示市场内部做多动能有限。4月是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期,预期4月A股仍将延续弱势,主要风险集中于业绩密集公布期下的结构性风险。

  猜想一:主板能否持续强势

  3月A股的关键词之一是国企改革,中国石化等权重股的阶段性走强成为小盘股加速调整的导火索。3月下旬地产股的再融资开闸,成为地产股阶段走强的导火索。权重股3月下旬强于市场的主要逻辑有三个:第一、权重股过度悲观的逻辑被证伪。从大周期角度而言,权重股未来增速和估值下行的趋势并未改变。但从银行股的估值来看,市盈率已经低于5倍,股息率超过7%,相当于AA-级别信用债的收益率。对于分享稳定股息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已经具备配置价值。第二、宏观数据连续下滑后,二季度可能进入一个小周期底部区域,而权重股的走势往往会先于经济数据表现。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动能的递减,权重股所受的压制会逐步消除。第三、小盘股面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的业绩证伪,相比之下,权重股的业绩相对稳定,触碰业绩地雷的概率明显小于创业板为首的成长股。从避险角度,资金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权重股作为配置无可厚非。

  延续上述三个逻辑,4月份权重股有进一步反弹的空间,但力度或有限,因此上证指数有望成为所有分类指数走势最强的指数,看平为主。从逻辑一看,目前权重股的估值仍处于全球最低,如银行、地产等悲观过度的行业市盈率上限由5倍拓展到6—7倍仍有一定动能。之前机构投资者对于权重股的配置比例低于历史均值10%以上,一旦出现部分回补,会延续3月下旬重心小幅反弹的走势。逻辑二来看,一季度是经济基本最为悲观的时点,无论是汇丰PMI创8个月新低、还是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在二季度进一步发酵的空间已然有限。无论是经济的底线论、还是官方对于本币币值的态度,都不支持这种趋势的恶化。因此,权重股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基本可以封杀。逻辑三而言,成长股的调整会加速资金的短期风险偏好,权重股的低β特征恰恰提供了阶段性的避险区间。综合而言,权重股在4月仍有小幅反弹、甚至是脉冲型反弹的可能,从而支撑指数。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01日讯

  首季GDP增速恐难保7.5% 稳增长仍有底气

  2014年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在坎坷中前行,既有楼市出现深度调整的不确定性,也有京津冀一体化宏伟蓝图逐渐显现。而业界正将目光盯在了低迷的经济数据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很多学者认为,结合PMI以及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一季度GDP增速滑落至7.5%以下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银行(2.59, 0.00, 0.00%)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预计,一季度GDP增速为7.4%,比去年同期和上季度均有小幅回落。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处于换挡期,结构调整处于阵痛期,刺激政策处于消化期,“三期叠加”风险加大。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我国经济状况表示乐观。他称,目前经济运行依然在合理区间以内,就业压力还没有显现出来。新增就业比去年同期还增加了,调查失业率也没有大的波动,CPI更是比预期还要好。

XML 地图